文/時報文學線主編 丘光

 

或許你以為這是一本告白戀情的小說,老實說,抱著這種心情來讀也不失為好途徑,因為一讀就會迷上這樣的犯罪告白小說,心理刺激絕不輸給小鹿亂撞那種喔。

 

告白-讀家11月號推薦書.jpg《告白》這本小說到底迷人的地方在哪裡?挾日本大獎和師生們的強力口碑造成轟動,號稱「讓你最想和同學討論的一本書」,或許不是空穴來風。故事簡單說就是一個老師的女兒在校園內被班上同學謀殺,然後老師、嫌疑犯學生 、同學、家長等人各以主觀視角輪流告白,提供自己對此案的觀點給讀者,似乎有讓讀者來裁判的感覺,來拼湊出犯罪的真正動機。

 

觀點是個奇妙的東西,我想提一個小插曲,有一次我去義大利的比薩,市中心有一座名聞遐邇的斜塔,大家沒去過也應該聽過吧,當我繞著斜塔走一圈,忽然心裡有了驚人(其實也滿普通)的發現:比薩鐘塔在地理的客觀事實上是朝東南方傾斜,因此當我站在西北方看它就是正正直直的,這是主觀事實。如果刻意將這個直塔觀點傳播出去,又假設沒別人來過比薩,那單一觀點有可能就成了普世真理。

 

這種單一觀點的侷限,不就是小說中凶手的母親直呼「我的孩子在家裡那麼乖不可能殺人」的原委,因為母親往往只看到孩子的一個面相。

 

看完《告白》每個角色的說詞,還真有當年走完比薩斜塔一圈的感覺,每個角度都有自己的道理。只是人的說詞複雜得多,不像建築物可以用數學物理來證明,那麼,有沒有一把千古不阿的量尺來裁判這些是非?小說中似乎對法律、道德、倫理持不信任態度,那剩下的還有什麼?

 

小說最後看到犯罪與懲罰之間的掙扎,實在太震撼,會一直想東想西:是殺人者值得同情?還是復仇者值得憐憫?道德界線又在哪裡?想和同學朋友老師討論,想知道很多東西為什麼不像化學元素表上排排站好……

 

讀者作為裁判,到底有沒有一把千古不阿的量尺,答案或許就在同學們(當然還有師生間)的討論之中慢慢成形,因為那樣的一個新世界正迎接著你們!

 

(※本文原載於博客來《讀家》2009年11月號3版「為何閱讀一本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bl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