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按我連結《告白》試讀本! 

最近好像有很多人在討論《告白》。

這是什麼樣的小說啊?

嗯,這裡就不爆雷了,剛好有人收集了一些網民推文,看看他們怎麼說吧。

 

* * *

 

八月下旬的閱讀高潮,應該是終於看到湊佳苗的《告白》吧?
一名單親媽媽中學女老師發現自己班上的學生是殺死她獨生女的兇手,選擇不向警方檢舉,私下展開復仇行動。小說藉由殺人者、復仇者和事件關係人的輪番自白,揭露事件的真相和後續結果。渴望獲得同儕肯定的虛榮、一廂情願的親情和愛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藉口,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相信自己想相信的,認真扮演自己的悲劇正義英雄。故事並不血腥,讀完後卻有種混合「違和」和「過癮」的奇妙感受。爭議性的結局尤其讓人想抓個朋友討論:「如果是你,會選擇這樣做嗎?」
──酪梨壽司,八月壽司私房讀書筆記(下),【酪梨壽司的日記】

 

大多數的推理小說,懷有惡意並且實際執行的,多是犯罪者一人(或單一團體),故事最後收攏、懲罰的對象,也聚焦在此一個體上。像在《告白》中呈現的「蔓延之惡」,反倒為此書增添了一些些「反推理」的色彩,在諸多推理小說中顯得特立獨行。
如果想換個口味、嘗嘗「不一樣」的推理故事,可別錯過《告白》
──冬陽,《告白》:蔓延之惡,【博客來推理藏書閣電子報】

 

一個好老師,是該在有迷途羔羊出現的時候,放下所有的乖乖羊不管,去把迷途羊追回來才對嗎?正如所有的讀者書評與推薦者們所說,這本書是看完以後心情會很沉重的書,但卻也是一拿起就放不下的一本書。不只可以當成推理小說讀,也可當成家庭小說、心理小說、校園小說來推。
──張東君,可以當成推理小說、家庭小說、心理小說、校園小說讀的《告白》,【青蛙巫婆@部落格】

 

帶著這本書去旅行還真是一點也不明智,首先故事太過精采,實在讓人迫不及待想趕緊看完;再者,住宿的民宿裡出奇的安靜,再輕的腳步聲都能聽的一清二楚,讓人邊看小說,邊張望房門口,心頭有種被擠壓的緊張感。只能說這本小說成功營造的不只是暗黑嚇人的結局,對於喜歡推理小說的人來說,絕對又是一次全新體驗。
──Kiwi Joyce Lin,【Mood River】

 

故事是不斷向下的螺旋,隨著指尖翻閱,本來只想看個一章就休息的自己,不小心翻到下一章後,就沒辦法停止了。沒辦法驚叫,因為無法呼吸。這就是一個獨特且有魅力的故事。儘管一點也不光明。
──長靴貓/clover,【暨南大學推理同好會】

 

老實說,很久沒有看到像《告白》這麼完美精緻的中篇犯罪推理小說了!一般來說社會推理情節向來強調情節的鋪張血腥. 嫌犯的暴力行徑, 執法者與兇手壁壘分明的黑白戰爭,及不了了之的遺憾終局. 但很令人驚豔地,湊佳苗改寫了這樣簡單的小說公式!
──kathy34,【kathy34舌燦誌】

 

閱讀這本《告白》,會令我聯想到宮部美幸。也許湊佳苗的筆調並不像宮部美幸那般溫暖,風格也不是那麼純的社會派,但她們都非常關注日本現代社會中充斥著的道德難題與法律制度盲點。她們皆以犀利筆鋒分析殘酷的兇殺事件背後相關人物的心路歷程、各自觀點以及在「事件」發生後生命產生的變化。而最重要的是,無論是喜愛何種類型故事的讀者,幾乎全會在閱讀她們的作品時體會到一股難以言喻的魔力,讓人非常自然的融入故事情境中;書中人物的熟悉感會讓我們想起身邊的人,書中的事件會帶給我們宛如切身體驗的臨場感,也開始煩惱自己究竟該如何在這樣的處境做抉擇。
──藍色雷斯里,【藍色雷斯里的陰暗地下室】

 

作者安排後一篇皆推翻前一篇論點,呈現出所謂真相並非只有一個,而可能是晦暗不明的,所謂絕對真相,可能只是各人自我觀點的詮釋。而作者所安排的每後一篇接露真相的解讀,只是把讀者再一步步帶向更黑暗的人性深處,溫情善意的詮釋只是非當事人的一廂情願,使得全書越看越使人頭皮發麻,每一敘述者的觀點,都再再挑戰道德倫理的界線。
──殷云,【生活種種】

 

表面上的真相,或許隱藏著心裡的秘密,而報復行為,最後則衍生出更多的悲劇事件。作者或許並不想探討報復行為的意義以及其合理性,但我們不得不去想:現代社會,真的仍然可以以暴制暴嗎?報復的界限,又應該停留在哪裡?
──Jason Li,【蠍子的私人空間】

 

我發誓以下說的都是真的。
相信嗎?我是一口氣把它看完,放下書之後深呼吸,竟然有馬上再看第二遍的衝動,因為太沖擊、太瘋狂、太激進了,整個閱讀的過程讓你無法思考,甚至有窒息的感覺,只能埋頭順著劇情走,接下來最後一個爆點就把故事結束,留下不知所云的讀者。
──顏玲,【7號哲學家--愛看書愛亂想】

 

湊佳苗的寫作技巧十分高明,絲毫看不出這是她的首部處女作。書中看似平淡無關的叨叨絮絮,到了後頭才令人驚愕地發現竟然別有關聯和用意,作者不但藉此方式將六個章節環環相扣,使其緊密相連形成一體,更利用不同角色視點的侷限性,反覆拋出翻轉的真相(特別是在動機的部份)。
──小云,【小云的隨便亂記】

 

閱讀《告白》是一個很奇特的經驗,當你閱讀完第一個人的告白時,自然而然會認同並相信真相就是這麼一回事。然而隨著第二個人的告白後,又會推翻先前認定,「原來不是這麼一回事喔!」。就在一次又一次的跌入"先入為主" 的陷阱裡釐清了犯罪動機,始發現原來出發點都是為了愛,「因為我愛你,所以我....」
愛的本質無罪,但對愛的錯誤認知及層層有如連環套的主觀誤解、無知埋下了無可挽回的悲劇種子。在聽完所有人的告白後,老實說我無意也無能當個仲裁者去評論誰對誰錯,不同的角色定位讓我無法維持中立。
──湛藍,【Piggy的窩】

 

結局讓我充滿快意的笑了出來。吶、真的很過癮……
──夏夏,【 Voreingenommenheit】

 

日本書屋大獎﹝本屋大賞﹞歷年來選出來的首獎都是溫和、正向,讓我以為《告白》也是這種走向,沒想到卻跌破眼鏡,是部徹底黑暗的作品……
這種超越「以牙還牙」的手法會讓許多人嚇一跳吧?……分別由同學、兇手家屬及兇手的觀點描述事件的「後續」,反應出師生、同學和親子間的扭曲,並帶出一個又一個的爆點。別以為發現真相就能看到一線曙光-也有可能更加伸手不見五指啊。
──coccus,【coccus推理空間】

 

年輕的惡魔是中外驚悚or犯罪小說常用的元素,因為反差感夠大,足以使人不寒而慄,本書奇異的用神聖的母子之愛為犯罪啟航,調換立場讓我們嘗試去理解媽媽眼中年輕的惡魔以及年輕惡魔的成因,是為了愛吧,殺人也是為了想要得到你的愛….不管是媽媽還是孩子,都同樣令人糾結呀……
老芝,【老芝】

 

整個故事彷彿一幅捲軸般的緩緩攤開....
直到了書末的最後一句話有如那突然出現的匕首...
──皓雪,【皓雪的隨筆亂想】

 

這本221頁的書不重,但讀起來卻讓人沉重不已,書中每個人道德觀的扭曲,讓人不寒而慄!這個社會如果變成這樣可就不妙了,但令人憂心的是這麼現象逐漸增加中……
──書林,【書林的自然書屋】

 

細膩的文字氛圍,勾勒出一幅屬於少年的地獄繪圖……
──蛙仔,【美好世界】

 

翻開《告白》,請小心自己的價值觀將不斷遭受衝擊,如果看完《告白》之後,自個兒的是非判斷能力還能夠安然倖存,實屬萬幸之事。
──梅子,【啊~梅子嗑戲劇】

 

一堆得獎事蹟、聳動的誇讚,這種情形見怪不怪,很多書都有,然而能讓人深表贊同的多少?能跟出版商廣告的文案有相同感受是十分美好的一件事。讀到一本名不虛傳的書感覺真的很好呢……
《告白》真的很好看,是一部讓人眼睛發亮的作品。滿心雀躍不說,好看到讓我看完後有種想大吼大叫的喜悅。
──盜妲,【遙遠彼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bl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